英国戏剧历史悠久,传统深厚。英国戏剧业之发达集显于伦敦西区,它是与纽约百老汇齐肩的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
在伦敦西区海马克特街和沙福兹伯里街不足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戏剧产业的集聚区,汇聚于此的剧院有49家。这些剧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家级的非商业性剧院,如皇家歌剧院、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皇家宫廷剧院,这些剧院的特点是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受政府资金扶持和赞助;另一种是商业性的剧院,这类剧院数量较多,但没有政府资助,主要是通过商业化运作获得发展动能。在多重手段和多样策略的作用下,伦敦西区戏剧产业一直保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起到推动英国戏剧传承和发展的作用,更在深远层面上促进了伦敦文化形象的塑造与提升,推动了伦敦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伦敦经济也有杰出贡献。
近年来,伦敦西区戏剧艺术产业的集聚彰显出强大的效益。根据伦敦剧院协会统计显示,从1986年至2008年,伦敦西区的票房收入逐年递增,观众人数保持了稳定,并且两项指标在2007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07年是伦敦西区剧院最成功的一年,票房收入约为4.7亿英镑(见图表),比2006年增加0.69亿英镑,观众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10.4%。2008年观众达13892460人次,票房收入483679423英镑,对VAT(Value Added Tax/,即附加税)贡献值为72037361英镑,剧场容量也提升到19738414个。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伦敦游客数量仅上升0.3%,其中国外游客数量下降了3%,在2007—2008演出季的前半季业绩表现良好,后半季因受经济危机影响有所下降,但观众数仍维持在前3年的平均数之上。
与此同时,伦敦西区戏剧产业的关联效益也极力张大,成为塑造伦敦城市文化形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大量经典名剧持续上演,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也成为推介英国戏剧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四大名剧《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和《西贡小姐》不仅吸引游客前往观看,传播了西区戏剧文化,更是通过全球性的巡演向世界各地传输其戏剧魅力。根据有关调查,有2/3的外地游客把来伦敦西区观看演出作为他们来伦敦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有3/4的海外游客将看演出作为来伦敦游览的重要项目。此外,很多跨国公司选择伦敦作为公司新址,很多国际会议也选择在伦敦召开,许多在伦敦以外举办的会议要专门安排时间到西区观看演出,由此带动了餐饮、娱乐、交通等方面的消费,起到了经济正向关联效应。西区戏剧在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夯实了伦敦作为现代都市的文化艺术底蕴,使其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伦敦的国际形象。
伦敦西区作为比肩百老汇的世界另一戏剧中心,在全球表演艺术整体式微的背景下仍旧保持昂扬的生命力和蓬勃的发展态势,自有其独特的发展与运作经验。
在题材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保证剧目的吸引力,是西区戏剧产业成长的核心要素和基础。西区剧目长期坚持传统与现实并重,既有经久不衰的经典剧目,如《悲惨世界》、《培里克里斯》,也有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剧目,如在2007年,西区剧院就上演了268部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共演出1.7万多场,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观看。同时,吸纳世界各地的舞蹈、音乐、戏剧元素融会贯通,也有效地保证了西区戏剧的现代魅力;加之新兴技术在音响设备、舞美、灯光、服装、道具上的大量运用,更是极大地提升了戏剧表演的视听效果,呈现出了完美的舞台效应。
现代化的商业管理与运作方式也是西区戏剧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售票机制上,伦敦西区采取多样化的票务营销方式,观众可以通过剧场直接购买、售票亭购买和网络购买等多种方式获得门票,并且西区剧院经常以优惠的票价来吸引和培养消费群体,如伦敦剧院协会专门设立半价票亭面向青少年。在演出周期上,根据票房销售成绩来决定剧目的上演周期,不仅降低了风险成本,保证了赢利,也造就了一批经久不衰的剧目,如恐怖剧《捕鼠器》(The Mousetrap)自1952年首演以来至今已经演出了2万多场,是英国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悲惨世界》已演出近万场,《猫》上演了21年,演出约9000场,《歌剧魅影》也上演了20年之久,9000场之多。同时,西区剧院采取剧目成本转移的政府担负方法作为降低成本风险的一个重要策略。伦敦西区的5家国家级非商业剧院由于接受政府补贴,可以经常上演一些传统的极富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剧目,如果这些剧目能够在此获得认可,即可转入商业性剧院进行演出,从而使商业剧院实现成本的替代转移和风险的有效规避。如音乐剧《悲惨世界》和话剧《侦探到访》等,都是先由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和国家剧院进行试演,随后转入商业性的王宫剧院和盖里克剧院演出。这种运作方式不仅可以通过非商业性剧院有效保证国家传统戏剧文化艺术的延续,而且降低了商业性剧院进行剧目生产创作的各种成本,是一种高效而多赢的策略。
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中心——边缘的梯度结构,发挥集聚与扩散的双轮效应,是西区戏剧产业成为世界戏剧中心的另一基石。伦敦西区的戏剧产业格局也有类似于百老汇的层级梯度结构(百老汇—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西区剧院主要是指由伦敦剧院协会的会员管理、拥有或使用的剧院,集中在海马克特街和沙福兹伯里街两个街区。这两个街区有49家剧院,他们构成了整个伦敦戏剧产业的核心集聚区和辐射源。同时,在伦敦西区外也存在着大量的剧院,它们被认为是类似于外百老汇一样的边缘剧场,这些剧院有装备完善的小剧场,也有酒吧等演出场所,表演的内容有古典戏剧、歌舞表演等,表演者既有专业演员也有业余爱好者。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剧院分布在市郊,从事与戏剧相关的工作,如新温布尔登剧院、丘吉尔剧院等。两级梯度结构使伦敦戏剧产业形成了西区剧院的极化效应,从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收益,成为高梯度区;而根据距离衰减法则,距离西区剧院集聚中心越远的地区其收益也相对递减,成为低梯度区。高梯度区对低梯度区形成辐射和带动作用,低梯度区也通过不断竞争向高梯度区贴近,二者形成了有机关照、互为表里的关系。
西区剧院的发展经验表明,虽然表演艺术在各种艺术门类的挤压下生存空间不断缩小,但如果能够找准定位,运用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商业运作方式,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不仅可以在现有的市场空间内成功立足,也可开拓出新的蓝海市场,实现表演艺术的创新。
相关链接
英国伦敦西区:政府引导为核心的模式
英国伦敦西区是世界两大戏剧中心之一,聚集了49家剧院,平均每晚约3万人前来观演,经济连锁效益显著。英国政府鼓励创新剧作向商业化发展,很多剧目往往在国家资助剧院首演,成功后再转入商业剧院续演。有些经典剧目在一些固定剧院连演几十年,成为西区的经典和象征。
据伦敦剧院协会统计,仅2007年,伦敦西区就上演了268部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作,共演出1.7万场次。中国舞台剧《功夫传奇》就曾在伦敦大剧院连演28场。开放创新的艺术思维使西区舞台上充满了话剧、歌剧、喜剧、悬念剧、音乐剧、舞台剧、芭蕾舞、现代舞等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各种形式与风格的表演。正是这种不断创新的艺术活力,才使得西区魅力经久不衰。
伦敦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的热情支持。据伦敦剧院协会统计,2007年西区演出各类剧目331部,吸引观众约1363万人次,创20多年来新高,比2006年增加10%约125万人次,全年票房收入高达约4.7亿英镑。在收益的背后,英格兰艺术委员会(Arts Council England)、伦敦发展机构(the London Development Agency)、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DCMS)、剧院托拉斯(The Theatres Trust)等一批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西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政策、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伦敦剧院协会也将募集资金作为其重要任务之一。
直接或通过半官方机构与民间机构,以项目的形式资助园区内的文化艺术创作,是欧美政府对此类园区最常见的支持方式。英国和加拿大的“一臂之距”(Arms’Length Principle)文化管理模式在这方面已经非常成熟。所谓“一臂之距”模式,是指政府不直接干预文化产业各公司和组织的运行,而是通过建立不属于官方的中间组织,由一些中立的艺术或文化事业方面的专家为政府提供指导意见并负责文化经费的具体划拨,其监管主要依靠各种行业委员会和完善的法律体系。这种文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保证创意产业园区的自主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