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创实验区

解密三间房的文化创意路线图

P201012171316272796196422

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版图中,三间房地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定位,正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傲然挺立。

3900分钟动画年产量的万豪卡通——接近北京动画年产量8000多分钟的一半;北京1919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国家级音乐产业基地;北京影视动画协会——北京市市属惟一的影视动漫行业管理机构;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北京动漫分中心(朝阳区)——国家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全国惟一挂“动漫”的公共平台……8.75平方公里的狭小的空间内,几乎每家文化创意机构背后都有着过硬的“背景”。

三间房地区文创企业的如此高“含金量”引发各地侧目,多个省市政府不惜重金“挖墙角”的事件时有发生。“只要你把总部迁过来,政府可以给你一千万的现金补贴,要是不满意,两千万也可以商量。”类似的盛情邀请,北京万豪卡通公司总裁陈雷在近一两年已经见怪不怪。

当被记者问及是否也曾为此动过搬走的念头,陈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虽然三间房政府没给企业多少真金白银的支持,但企业遇到一点小困难,政府都会适时出现,而且会‘一事一议、量身定制’地提供服务。”陈雷将此形容为“点穴”式服务,这种服务吸住了庞大且高粘性的用户,让企业感觉在这里发展非常舒服,“没人会因为外界给予一些特殊‘恩惠’而选择离开。”

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精耕细作,赢得了企业的认同和“创意三间房”的形象,尽管这并不能改变朝阳区商务金融的主导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创意产业跻身于朝阳区四大高端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使这一产业在朝阳区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

近日,朝阳区委书记陈刚在中国文化30人论坛上就曾公开表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朝阳区新的发展动力。据陈刚介绍,目前朝阳区共有8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区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14个,文化创意企业33000余家,占全市的60%,年收入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速17%,占全市总量的24.1%。

若要追问短短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在朝阳异军突起,并被作为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新驱动的原因,揭开“创意三间房”的“神秘面纱”,或许能从中找到部分答案。

产业兴起

2003年之前,三间房还和文化创意扯不上什么关系,虽然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设有动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旅游学院在旅游业界也颇具影响,但高校仅仅提供的是人才培训功能,跟三间房政府并没有太多瓜葛。2003 年,被纳入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的三间房地区,除去1/3的建成区,大部分区域被规划成了绿化区域,辖域面积本来就在朝阳区倒数第二的三间房,土地资源更为紧缺,再加上北京市提出老旧的二产和低端的三产逐步向外淘汰,面对农民生计和地区发展两大难题,三间房政府萌生了利用高校聚集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设想。

至于是什么基础和底气,让三间房当时有信心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无人能解答。领导的远见,是如今人们能够说出的惟一答案。

但这种远见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三间房政府几乎没做任何实质性的推动工作,就连1999年就搬来三间房的陈雷也向记者表示,“当时只是一个概念,比如针对像万豪卡通这样的文化企业政府基本上是没态度。”
大环境的变化发生在2005年12月,北京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统一部署。此后,各个区县积极响应,相继出台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等等。

三间房显然感受到了来自市区政策的风向。进入2006年年初,社会上开始传言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要搬到朝阳,而此时朝阳区政府适时提出将打造CBD——定福庄传媒走廊,让人们相信坊间的传说已接近成为事实。及时搭乘了传媒走廊建设顺风车的三间房,结合区域内形成的动漫产业基础开始发力,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投入,据了解,最近五年,三间房地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少投入了上亿元资金。

很多人将三间房有今天的成就归功于彼时朝阳区的敏锐反应。因为与企业相比,政府往往能够较快地获得一些非公众信息,当朝阳区政府得知中央台和北京台两大传媒机构即将搬来朝阳之后,意识到这将有可能带动朝阳区的文创产业发展,并会吸引到一批文化企业过来,最为可贵的是,政府及时将这一非公众信息提炼升华,变成了表达政府下一步发展诉求的公众信息传达给了企业。

陈雷也是这一观点的赞同者,“首先,两大电视台搬过来是事实,其次,朝阳区又要打造传媒走廊,说明未来要依托两大传媒机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虽然今后具体怎么发展没有说,但对于企业而言,提出传媒走廊本身就具有重要的信号意义。”在陈雷看来,在一个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盖房子、拿土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关键是表明发展的态度。
事实上,原中央台、北京台周围,在没有任何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周边就聚集起了大批的广告、会展、影视制作等相关文化企业,电视台带动相关传媒产业发展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两台搬至朝阳,必然使朝阳具备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地缘优势。“回过头来看,这些年三间房乃至朝阳区政府在文化创意发展上并没投入多少钱,只是及时地说了该说的话而已。”陈雷说。

而三间房之所以能够率先搭上顺风车,其本身也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条件。“三间房所在的通惠河沿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的云集更使得这一区域聚集了很多的文化人,这些人的创业生活基本都在周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既有土壤,也有氛围,诸多因素的叠加,形成现在和未来更好的局面是必然的。”三间房地区工委书记冯永忠说。

其实,在两大电视台迁来之前,朝阳区并不乏传媒亮点,比如人民日报社、中国传媒大学等等,“以前是有一些点,但没有特别大的亮点,亮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打造出来的,像海淀,中关村就是串起各大高校的最大亮点,没有中关村,大学集聚也没有用。”陈雷认为,CBD——定福庄传媒走廊就是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这个亮点出来之后,周围聚集的三间房等大批行星就自然运行起来了。

从分散到集聚

三间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基础条件像激素一样迅速滋长出大量的文创企业,有像陈雷这样的外来户,但更多的是传媒大学等高校本土创业的小企业,借助一台电脑一间屋子,上百家的文化创意公司相继诞生。

起初,文化创意产业在三间房的发展主要是自发形成,政府主要致力于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改善等等,但时间一长,政府意识到,完全依靠这些企业的自我生长,最后有可能造成这一产业在三间房的无序发展。

政府需要有所行动。和各地政府对待大部分新兴产业一样,三间房希望采取集聚发展的方式,引导这一产业有序前行。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个更多依靠“个人智慧”、“单打独斗”的企业群体,如果其本身对集聚的意愿不强,政府发出“集聚号令”,又会有多少企业能够站出来捧场?

冯永忠并没有过多考虑,他认为,对待一个产业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顺势而为,要在自发形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作为裁判,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一定不要去上场踢球。”

出于尝试的目的,2006年,时任三间房乡乡长的冯永忠以三间房地区已小有名气的动漫产业为切入点,选择北双桥村的北双菜市场进行动漫孵化器的建设改造,希望把比较分散的、办公条件比较差的企业集中起来共谋发展。

孵化器建成的效果大大出乎了冯永忠最初的预料,开始他的想法比较简单,只是为了把一些周边的小企业集中起来,以便于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门政策,让这些企业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一点政府的阳光雨露,不成想孵化器建成之后,连万豪卡通这样年营收在五六百万的“大企业”也被吸引了进来。

说万豪卡通是大企业,是因为彼时,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国刚刚起步,特别是经历了2005年之前萧条期的动画产业,能够度过寒冬生存下来已属不易,更不用提年收入还能保持五六百万元的万豪卡通了。

“一台电脑一间房子是可以做文化创意,但这样的公司肯定做不大,集聚不仅可以让企业相互学习、业务互补,而且还可以让同类型的企业集体面对国外的商业机会。”陈雷对当时所做的决定如此表示。

从万豪卡通几近倒闭的生死线上闯过来的陈雷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企业尽管现在的发展大环境很好,但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不只有春天,都会经历盛夏和严冬,也正因此,产业集聚发展才更有必要。“过夏天的时候,面对市场的热度,集聚之后可以发挥聚合反应,让热度更热,而如果遭遇冬天,大家集聚之后可以抱团取暖,共御严寒。”

动漫孵化器的成功坚定了三间房集聚产业发展的态度。以影视策划投资制作交易为主的1919影视产业基地,以影视音乐制作为特点的“天籁村”影视音专业制作基地,集文化创意、传媒产业、商业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北岸1292”三间房创意生活园区等不同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在三间房相继形成。

介入的时机

陈雷始终认为三间房政府对于介入文创产业发展的时机拿捏的恰到好处。

在他看来,文创产业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一个新兴产业,一个地区若想将其发展壮大,无外乎三步走。

第一步,政府采取“撒芝麻盐”的方式,制定一个普惠的支持政策,或者拿出一定的扶持资金,让企业尽享政府的阳光雨露;第二步,从享受“撒芝麻盐”的中小企业里面,选择几家有潜力的企业重点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对企业的诉求“一事一议、量身定制”;第三步,在重点培养的企业中,再筛选出一两家能够符合IPO标准的企业,支持其进入资本市场。

“三间房政府的聪明之处在于,从第二步开始介入这个产业,而且即便是扶优扶强,也没有拿出真金白银跟其他区域拼实力,而是将着力点放在了精致服务上。”陈雷说。

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介入早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还没有搬迁的意愿,仅靠三间房自己的发展基础,缺乏迅速做大的支撑点;介入晚了,很有可能会被传媒走廊上的其他区域抢得先机,一些具有潜力的企业将成为别人的宝贝。

这就好比朝阳区在拥有了诸多使馆区之后,提出打造CBD,待CBD初具规模之后,吸引到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搬迁,又因为两家电视台的搬迁,提出打造CBD——定福庄传媒走廊一样,现在回头品味这种环环相扣的设计感觉特别巧妙,但每个关键节点的政府作为,实际上都包含了执政者对于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的高级智慧。

陈雷认为,在第二步向第三步过渡的现阶段,政府是时候考虑支持一两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了,“要想使这一产业成为一个区域的真正的主导产业,需要有几家大型的龙头企业出现。”

在他看来,政府组成投资公司,拿出一部分资金以股权的方式进入到有望上市的企业,借助企业上市之后募集到的大量资金,政府就可以收回前期投入的软硬件资本,再投入到产业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之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文创企业可以真正告别政府的“输血”,自己就能找到一个迅速扩充的方法,还能拿到一个相对低成本的发展资金,企业的生命力、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条件也会相应增强,企业才会真正专注于做好产业发展的事。

关键时刻出手

对于文创产业悄然崛起的三间房,外界一直好奇的是,北京现有的四大动画企业中,万豪卡通和梦幻动画的总部都在这里。很显然,能够对这些优质资源保持长久的粘性,三间房政府必然使用了一些特殊“材料”。

很多人愿意从政策的角度去寻找答案,比如说政府拿出多少补贴、给了多少土地等等,但陈雷却有不同的解读,“三间房政府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企业最实惠的解决方法”,他将三间房政府对企业的帮助称之为:“小药治大病”。

“比如我们去年缴纳了600多万的税,按照政策万豪属于享受文化部减免税的企业,在三间房政府与市区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下,今年万豪是第一个拿到退税的动画企业,像这种事企业是根本做不了的。”陈雷坦言,十几年下来,这些芝麻小事加在一起就是万豪卡通成长道路上的大事,这也决定了万豪不离开这个地方的种种原因。

尽管现在对于各地开出的上千万“诱惑”毫不动心,但陈雷直言,2008年的万豪却差一点与三间房失之交臂。

据了解,当年万豪卡通原有的办公地面临拆迁,而企业的迅速壮大也需要寻找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过一番考察后,陈雷看上了现在的办公地——北花园1号院16号楼。由于这个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开发商的楼还没建,便有一些商业企业开出了优厚的价码,与开发商的一番谈判后感觉租用无望的陈雷,无奈决定接受其他区县以30万/亩的价格给万豪卡通提供土地供企业自建办公楼的方案。

关键时刻,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的三间房政府及时出现,政府出面与开发商谈定,开发商建楼可以,但楼建成后必须租给万豪卡通使用20年,“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有变化的,当是小型食草动物的时候,有一块草地就可以了,但成长成大型食肉动物的时候,可能需要拥有一大片草原,在这个过程当中当地政府如果给不了这样一个空间,企业只能选择离开,幸运的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在三间房找到了这样的空间。”陈雷说。

这种量身定制的服务,只是政府“小药治大病”的开始,这也让陈雷至今对政府在此后的企业正版化改造,员工住宿区租赁等每个关键时刻的出手相帮念念不忘。万豪卡通也用2008年1千万,2009年2千多万,2010年四千五百万,2011年超过1.2亿元的发展速度,向政府奉献了最希望看到的回报。

其实,三间房政府对万豪卡通的频频出手,其背后的潜台词是,政府必须要跟驻地的企业有足够的沟通,知道企业真正需要什么。冯永忠说,多年来,三间房的发展一直坚持着这样的理念,“如果企业提出只有提供什么政策才能到三间房来发展,那这样的企业三间房是根本不要的,企业到这来政府所能提供的只有服务。”

实际上,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恰恰最关心的就是政府服务。陈雷就坦言,三间房政府对于文创企业发展不是使了钱了,而是用了心了。“三间房留住企业采用了最聪明的办法,不是直接补贴,而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出手相帮,这让像万豪这样的企业觉得在三间房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用创意整合产业链

“三间房有这么好的动画企业,有没有做玩具的企业,我们公司要做吉祥物,量非常大。”

“我给您做个广告,我们的股东里面就有一家著名的玩具企业,过段时间中国顶尖的玩具厂家还会到这里建立玩具设计交易总部,一会您可以去看看,绝对能满足您的需求。”

上述对话的两个人:提出要求的是总部设在高碑店地区的视友网总裁陈斯华,接招的是万豪卡通的陈雷。彼此并不认识的两个人,在三间房政府组织的一次政企交流会上初次见面,一项合作便有望达成。

而在不经意间,陈雷透露了三间房以创意整合产业链的雄心。“三间房发展文创产业,出于对地区和企业竞争力考虑,更多的是希望上游能带动旅游,下游能带动衍生品,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整合内外部的各类资源,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冯永忠说。

事实上,在这方面,三间房已经在中国动漫界树立起了榜样。

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年产原创电视动画片22万分钟,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视动画生产国。但在22万分钟的动画片中,其中绝大部分被业界认为是粗制滥造,内容贫乏甚至低俗的动画垃圾。而且,到目前为止,中国鲜有获得国内外普遍好评的影视动画产品便是明证。

单纯追逐量产而生产出粗制滥造的动画片事出有因,2004年之后,中央到地方陆续推出了对动画公司原创作品的奖励政策,而政府补贴奖励的标准主要依据的是动画的产量,即以动画片的分钟数计算,据统计全国各地对1分钟动画产量的补贴,根据在电视台的播放情况大致在2000元左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动画公司陷入了“只求最多,不求最好”的怪圈,即便是在全国56家国家级的动漫产业基地中,真正靠动画品质赚钱的企业也极其少见。

而三间房能有今天的成就,选择的恰恰是目前这个领域少有的靠品质赚钱的路径。仍以万豪卡通为例,采访中陈雷直言,尽管公司已经成为了国内数一数二的动漫企业,但却从没有得到过政府补贴。

显然,以量取胜的动漫集聚区通行做法并没有在三间房大行其道。陈雷说,像万豪卡通这样真正做动画的企业,其收入一方面是电视台支付的播出费用,但更多的则是对产品的深度开发,他举例说,“公司刚刚设计出的一款动漫产品《天天好孩子》,还没开始制作成本就已经收回了一大半,这仅仅只是与一家玩具企业完成了3000万元的使用权交易,还没有计算其他方面可能创造的不菲收入。”

在万豪卡通,每一部动画片都被分割成音像、图书、文具、品牌授权、玩具权等几大项产权,每项产权交易都会为公司创造可观的收益。陈雷认为,文创企业的策划和产权都是产业链的前端,衍生品开发实际上也是前端的东西,公司会在一部动画片的策划阶段设计了多款玩具和商品植入其中,而衍生品开发制作,实际上变成了企业对玩具公司的一项后续服务。

“只把前端抓好了,什么都是你的。”陈雷所说的不只适用于文创企业,同样是三间房政府多年来致力于用创意整合产业链的核心所在。

如今,通过紧紧抓住文创产业的策划和交易等前端环节,政府乐见的一些与之相关的资源和要素正逐渐向三间房靠拢。

据了解,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的院长孙立军,著名音乐人朗朗、孙楠、三宝、许晓峰等纷纷在三间房设立了创作室,北京影视动画协会干脆把总部从城区搬到了三间房。采访中,北京巨海影视传媒的总裁张旭东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新消息:北京1919影视产业基地谋划已久的影视创意产品产权交易中心即将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本刊记者 赵方忠

记者手记:

文创产业的发展路径不同于科技创新

对于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兴起,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有人将当前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大繁荣看作是20年前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北京科技产业腾飞的翻版。

的确,两者兴起的背景确有共同之处,比如良好大形势之下的政策、资金倾斜,资源人才的相对集中等等,但仔细分析之后实际上两者有着本质不同。

从三间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探索,我们起码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两点差异:

其一,文化创意不能像科技创新一样无中生有。所谓的创意必须建立在文化资源的载体之上,试想一下,如果三间房没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些文化资源,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没有搬去朝阳区,三间房还能够聚集到一大批依托电视台的动漫、影视、音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吗?即便是有,相信也难成气候。

而科技创新则是真正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倘若让现代的科技工作者们循规蹈矩,肯定也就不会出现袁隆平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神舟飞船的载人航天了。

其二,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能放任宽容,而是要适时引导。其实多年来,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态度更多的是无为而治。所谓无为,是指政府的主要工作是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鼓励各个科技主体勇于尝试,敢于失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历经5年190次失败,终于在191次试验中成功提取出抗疟疾效果100%的青蒿素便是最好的例证。

但文化创意毕竟与文化相关,文化又涉及意识形态,事关国家的文化产权和文化安全,更关系着普罗大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等等,一味放任显然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对于“适时”的节点把握,三间房也给了人们诸多启示,比如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初,政府仅仅作为旁观者,放手让企业在市场中自由博弈,待观察到一些诸如“万豪卡通”、“巨海传媒”等这些“可造之才”后,政府适时出手,一方面积极引导其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另一方面充分了解企业的迫切需求,关键时候拉企业一把。再者,三间房以区别于国家按分钟数补贴动漫企业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注重创意本身,遵循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以创意整合产业链,并由此与其他动漫集聚区形成的巨大差异,也再次印证了“自发形成、政府引导”的必要性。

因此,越是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越需要更加冷静的头脑,不能简单地以科技产业发展的原有规律去设定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而是要立足文化本身具有的特色,找准创意的正确方向和产业发展的正确轨道。